程式语文2014年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出题预测(9-5=4篇)

2014-06-20
198

程式语文2014年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出题预测(95=4篇)

1

6.(1)苦于(2)顽固。(3)通“慧”,聪明(4)赛跑。

7.(1)扔了他的手杖,手杖变成了桃林。(2)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,能把太行、王屋怎么样呢?

8.愚公与夸父的坚持不懈,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他们惊人的毅力,在他们精神品质的深处,我们更能挖掘的是一颗炽热,执着的心。

2

6.(1)汉水的南面(2)交换,变换(3)通,通彻

7.(1)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,敲凿石头,挖掘泥土,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。(2)你真是太不聪明了。

8.相同在:都有宏大的志向,有坚韧的毅力。今天的看法,正面的:值得提倡和肯定,这种目标远大、精神可嘉、大无畏的态度可以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;反面的: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是一种笨办法,代价和结果不成比例,不值得提倡。

3

6  2  (1)通“慧”,聪明;  (2)愁;   (3)山谷    (4)情趣

7    4    (1)你思想顽固,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。

(2)欣赏山水的乐趣,领会在心里,寄托在喝酒上。

8    4       [甲]文中“愚公”的命名,与文中另一人物“智叟”形成鲜明的对比。“愚公”不愚,其实质是大智若愚。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,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要取得事业成功,就必须下定决心,不怕困难,坚持不懈地奋斗。[乙]文主人公自号为“醉翁”,但这个“醉”是表面的,在文中,作者一方面沉醉于滁州优美的山水风景,一方面沉醉于与民同乐。但在“醉”的背后,蕴含着作者遭受贬谪、才能不得施展、理想不得实现、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。因此自号为“醉翁”。(意思对即可)

4

6(1)举:被选拔。(2)苦:使……痛苦。(3)过:犯错误。(4) 恒:常常。

7(1)(一个国家)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,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,常常灭亡。(2)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,安逸享乐使人死亡。

8共同点:都出身贫贱,历经磨难,最终都有所作为。感悟: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,我们只有战胜苦难,才能取得成功。

9人要不断求知,不断提高自己,才能在竞争中胜出。在学习和生活中,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,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,努力拼搏,积极进取,与时俱进,否则就会停滞不前,甚至落后落伍。

5

6 、    (2分)   (1)“衡”通“横”,梗塞,不顺  (2)祸患,灾难(每词1分)

7、    (4分)    (1)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(或惊动),使他的性格坚韧(或坚强)起来,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。

(2)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不过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。(每句2分)

8 、   (2分)   [甲]文中的“生”是生存发展,是希望人们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; [乙]文中的“生”倾向于生命,生命是可贵的,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决不仅仅停留于“活着”,面临生死抉择时,要能够以“义”为标准,舍生取义。不能苟且偷生。(意思对即可)

6

6.B.

7.(1)使……苦。(2)往往。(3)最终。(4)通“披”,穿着。

8.(1)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,使他的性格坚定,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。(2)因为(我)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,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。

9.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。

10.想成就一番事业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。对我们今天来说,学习条件或者创业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,但一样要有坚持和能吃苦耐劳的精神,才能成就未来。

7

6.(1)A(2)B

7.(1)固:巩固。(2)牺牲:古时祭祀用的猪、牛羊等祭品。

8.(1)所以,(能施行“仁政”的)君主不战则已,战就一定胜利。(2)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。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。

9.得道。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。必以情。

10.两段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,都着眼于“民”。甲段认为“人和”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条件,乙段认为取信于民是取胜的先决条件。

8

6.【解析】(1)衡:“衡”通“横”,梗塞,不顺 (2)辟:通“避”躲避

7.【解析】(1)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(或惊动),使他的性格坚韧(或坚强)起来,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。(2)但我所喜爱的(想要的)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,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。

8.【解析】【甲】文中的“生”是生存发展,是希望人们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;【乙】文中的“生”倾向于生命,生命是可贵的,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停留于“活着”,面临生死抉择时,要能够以“义”为标准,舍生取义。不能苟且偷生。(意思相近即可)对于每个人而言,生既要在忧患当中得以生存发展,但同时,又要注意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。(言之成理即可)

9

6.略。

 7.略。

 8.邹忌上谏齐王,孙权劝吕蒙读书,虽身份不同,但他们都充分尊重被劝说者,采取委婉劝说的方式,以自身为例,忠言并不逆耳,使之受启发,明白道理,从而愉快接受意见。齐王和吕蒙两人都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对个人,对国家都有利。

10

6.(1)孰:同“熟”,仔细,周详(指出假借字后并解释,才能得分);(2)蔽:受蒙蔽;(3)谏:劝谏,提意见。

7.(1)我妻子认为我漂亮,是偏爱我;侍妾认为我漂亮,是害怕我。(2分)(2)一年以后,就是想进谏,也没什么可说的了。(2分)

8.同:二人都忠于国家,忠于国君,为国王出谋划策,他们都讲究说话的策略和方法;异:邹忌的进谏方式更委婉、含蓄,用讲故事的方法劝导国君;而曹刿用启发的方式让国君自悟,还身体力行,亲自指挥战争。

6.(1)起:动身。  (2)止:栖息  (3)以:用来  (4)国:国都

 7.“十日十夜”突出墨子为阻止战争不辞辛劳,用实际行动贯彻他“非攻”的主张。  “三日三夜”强调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的丑恶嘴脸。

 8.文段(甲)墨子为阻止别国之间的战争,长途跋涉去游说,体现了墨子“非攻”“兼爱”的思想。文段(乙)庄子视功名利禄为腐鼠体现了他淡泊名利、清高自守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境界。我们应借鉴庄子出世的襟怀和墨子积极人世的生活态度。用庄子出世的精神去做墨子这样人世的事业。对身外之物不起任何贪恋爱慕之心,尽自己全部力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,成就一番事业。

11

6.略。

7.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

8.我认为“义’’的标准应有: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;合乎道德法律的社会规范;责任感和使命感;真善美的原则。

12

6.(1)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,因沉迷安乐而衰亡。

      (2)僬鱼从容自由的游出来,这是鱼的快乐啊1

   7.“汝安知鱼之乐”的乐表面是鱼的快乐,实际是庄子的悠闲、快乐的心境。是庄子与自然的和谐之乐。而“而死于安乐也”是一种使个人、国家不思进取、贪图享乐的安逸环境。体现了孟子对逆境、顺境的看法。希望成才与治理国家都要有忧患意识。

   8.①我接受庄子的生活态度。做人就应该有旷达的心胸,不应拘泥于生活。不为世俗所累,带着欣赏、带着美的心态去生活。人生便就会获得很多乐趣。

   ②我接受孟子的主张。人只有在忧患中,我们才可以奋起直追,成就学业、事业,而安于享乐,只会让我们精神颓废、斗志尽失、荒废学业、事业,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,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的确没错。

13

6.①蒙蔽②发扬光大

7.臣子的妻子偏向臣子,臣子的妾害怕臣子,臣子的客人想要向臣子求点什么,都说臣子比徐公漂亮。

8.C

9.讽谏、直谏

10.略(言之成理,语言通顺即可)  

14

6.(1)鄙:目光短浅。(2)克:战胜。

7.(1)大大小小的案件,即使不能一一查明,但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处理得合情合理。(2)百姓们有谁敢不用箪盛饭,用壶盛汤来欢迎将军啊!

8.首先,他们都不相信鬼神,如曹刿说的“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”,诸葛亮说的“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”;其次,他们都十分注重人(统治者)的尽忠尽职,如曹刿认为“忠之属也,可以一战”,而“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”,但刘备“信义著于四海”,所以能令天下英雄归心。

9.他们都能礼贤下士,求贤若渴,虚心诚恳。

15

6.(1)间:参与。(0.5)

(2)徧:通“遍”,普遍,遍及。(0.5分,指出通假字后并解释,才能给分。)

(3)信:实情。(0.5分)

(4)福:赐福,保佑。(0.5分)

7.(1)(2分)译文:大大小小的案件,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,也一定根据实情米处理。

(“狱”、 “情”、“以”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0.5分,语句不通顺的扣0.5分。)

(2)(2分)译文: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,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(减弱)了,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(枯竭)了。

(“鼓”、“再”、“竭”翻译不正确分别扣0.5分,语句不通顺的扣0.5分。)

8.(2分) 不是多余的。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(1分),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,为下文写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做铺垫(1分)。

9.(3分)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(1分),曹刿和孟子都强调了民贵、人和的重要,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国家建设的积极意义: “民贵”即“以民为本”,“人和”实际上就是“仁政”,这种仁政爱民之心与现代社会提倡的“以人为本”“和谐”是一脉相承的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“和谐社会”的构建主要靠“人和”,“众志成城”、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,汶川地震、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地都是因人和而实现了后期建设(2分)。

16

6.(1)见识短。(2)一类。(3)缘故。

7.(1)大大小小的案件,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,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。(2)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,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,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。

8.取胜的原因是取信于民;详察敌情;上下一心;指挥得当;取信于民的“民本”思想,在我们今天同样重要,庄公重用曹刿,作为一个领导人的礼贤下士,用人不疑,同样是我们今天领导者的榜样。知己知彼的意识对我们今天作战、竞技比赛、经商等均有借鉴意义。曹刿在国家有难勇于担当的爱国者形象,值得我们今天学习。

17

6.C

7.(1)都。(2)做。

8.(1)心中的怒气还未发作出来,上天就降示了征兆。(2)杀了我,宋国就没有人能保卫了。

9.唐雎作为安陵国的臣子为的是忠君卫国,墨子作为一个平民,为的是推行自己“非攻”的思想主张。唐雎先以理说之,不行则效法刺客,以命搏之;墨子亦先以言辞说之(用自相矛盾,类比等方法),后又以军事演练表明自己的“善守”以坚定楚王弃战的决心,令其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