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深圳中考之议论文阅读常识与答题程式
《课标》中关于现代文阅读要求的表述:阅读简单的议论文,能指出议论的观点、材料和常见的论证方法(如摆事实、讲道理、既摆事实又讲道理),能分析关键性词句,理解议论文语言准确、严密的特点。
深圳中考以论文的考查一般在理解、应用与评价三个层次上。理解层面——“区分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(论据),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,并通过自己的思考,作出判断”;应用层面——“把握文章思路”、“归纳文章要点”;评价层面——“在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基础上,从中获得对自然、社会和人生的有益评价。”
近十年深圳中考有关议论文信息
一、 知识储备:
1、定义: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,对所议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或主张的实用性文体。
2、论证方式:立论、驳论。
3、议论文分类:立论文、驳论文、立驳结合文。(按论证的方式分为三大类。)
4、议论文的三要素:论点、论据、论证。
5、论证方法:举例论证、道理论证、对比论证、比喻论证。
二、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。
㈠论点:是作者在议论文中所发表的见解或主张。即“需要证明什么”。它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,可能有几个分论点。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,是灵魂,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。
1、论点的表述特点:论点必须是一个完整而简明的陈述句(或表述)
【程式一】设问句、反问句、疑问句和比喻句 ≠ 论点
(因为表意不简明) 转换为陈述句
【程式二】 词、短语 ≠ 论点
(因为表意不完整) 造句
2、论点的位置:
【程式三】一看题目,是否完整而简明;二看开头,是否总领或总起;三看结尾,是否归纳或总结;
四看中间,是否小结与过渡;五自概括,围绕论题去造句,捕捉归纳组合一句话来表达。
3、选择论据的标准:
【程式四】没变化的情况下:选前不选后 (“简”是指一句话<单句>,“繁”是指复句或多句。)
有变化的情况下:选简不选繁,选全不选约 (“全”是指修饰语少,“繁”是指修饰语多。)
㈡论据: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。即 “用什么来证明”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。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,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。论点以论据为基础,依靠论据来证明;论据以论点为统帅,始终为论点服务。
1、事实论据的条件及要求: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事例,现实中的现象,确凿的数据,可靠的史实等。做论据的事实要求真实可靠,有典型意义,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,叙述要简明扼要。
【程式五】如何补充事实论据?
①人物+ ②事件梗概+ ③议论(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)
2、道理论据的条件及要求:道理论据包括公认的道理、格言、名人名言、原理、定理等。要求准确、真实。
3、论据的效果: ①事实论据——具体充分 ②道理论据——深刻有力
4、论据的辨别及其作用:
【程式六】划线句(段)属于事实论据(或道理论据),通过列举*******的事实(或者通过列举******的名言),具体充分(或科学准确)地论证了******观点或论点******,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。
【程式七】如何寻找或归纳该论据所论证的观点或论点?
本段中:句前概括句后归纳,段首总起段尾总结;本段外:上尾过渡下首承接,最后归中找总论点。
㈢论证: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,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逻辑纽带,即“怎样证明”。
1、论证方法的分类及其表达效果:
①举例论证(具体充分) ②道理论证(深刻有力) ③比喻论证(形象生动) ④对比论证(突出强调)
2、论证方法的辨别及其作用:
【程式八】划线句(段)运用举例论证(或道理论证),通过列举*******的事实(或者通过列举******的名言),具体充分(或深刻有力)地论证了****(观点或论点)****,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。
【程式九】划线句(段)运用比喻论证(或对比论证),将****比作***(或者将****与****对比),形象生动地论证了(或突出强调了)*********观点或论点*********,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。
【程式十】如何寻找或归纳该论证方法所论证的观点或论点?
本段中:句前概括句后归纳,段首总起段尾总结;本段外:上尾过渡下首承接,最后归中找总论点。
3、论证方法的辨别题干中的关键词理解及相应的答题方法:
【程式十一】如何寻找或归纳该论据所论证的观点或论点?
①运用了哪种(何种)论证方法——哪种(何种)= 1种
②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——什么≧1种
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——哪些≧2种
④主要运用了——“主要”是指该论证方法在指定的区域出现的频率多或所占的面积大(字数最多)
㈣议论文的结构:引论(提出问题)——本轮(分析问题)——结论(解决问题)
1、基本结构:横式结构(并列式、总分式、对比式)和纵式结构(层进式)(答题以括号内分类为主)
2、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:
【程式十二】如何分析某段(句)在结构上的作用?
①开头句(段)——总领全文(或引出本文论点 / 或引出本文论据等)
②中间句(段)——承上启下(或从**方面**地分析论证了本文论点等)
③结尾句(段)——总结全文(或得出结论 / 或照应开头,强化了论点等)
【程式十三】如何分析某段(文)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(或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):
A式——本段(文)采用总分总式结构,首先从****提出了本文的论点“******”,然后从****几个方面进行(正反)分析论证,最后得出了结论,使得文章思路清晰,结构严谨。
B式——本段(文)采用并列式结构,首先从****方面,然后从****方面,最后从****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,使得文章思路清晰,结构严谨,无懈可击。
C式——本段(文)采用对比式结构,首先从正面围绕****方面,然后从反面围绕****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,最后得出结论,使得文章论证逻辑严密,结构严谨,具有极强的辨证性。
D式——本段(文)采用层进式结构,首先从****方面进行分析论证,然后从****方面进一步进行了分析论证,层层深入(或逐层递进),使得文章思路清晰,结构严谨,无懈可击。
(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,其实,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“首先”、“然后”、“接着”、“最后”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。做这个题目,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。)
【程式十四】A段和B段能否调换位置,为什么?
否。这是因为A段紧承上段,从****方面进行了论证,而B段则在A段的基础上逐层递进,又从****方面加以了论证,如果调换,就会不合逻辑,使文章结构混乱,影响了文意的表达。
【程式十五】议论文开头叙述的故事、现实中的现象,确凿的数据,可靠的史实等在文中的作用?
①吸引读者,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;②引出本文的论点(或论题);③同时作为事实论据,具体充分地论证了本文的论点。
【程式十六】议论文开头引用的道理、格言、名人名言、原理、定理等在文中的作用?
①增添文章内涵,增强文章可读性;②引出本文的论点(或论题);③同时作为道理论据,深刻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论点。
【程式十七】议论文结尾段有哪些作用?
①深化中心论点,提出……的结论;②强调……的中心论点;③发出……的号召或希望人们……;④补充论证了……。(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。);⑤提出问题,发人深思,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。(五选一)
【程式十八】议论文拓展延伸简答题的答题程式?
①针对题意表态(观点);②联系选文(和提供的阅读材料)找理由一;③联系自我实际找理由二;④从反面强调作为理由三——“否则******,就会******”。